240519
行业动态
正文

不可忽视的运输环节 葡萄酒何以保持“本色”?

2014年9月25日

  随着国产葡萄酒的发展、进口葡萄酒的涌入以及葡萄酒消费越来越理性。葡萄酒,特别是进口葡萄酒在仓储、运输等环节的品控工作,成为值得全行业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

  未来,消费者会越来越重视消费的一瓶葡萄酒是不是保持了其装瓶时的“本色”。从这一点出发,不管是产业链上游的生产环节、中游的运输与储藏环节、终端的产品分销环节,以及消费者的个人储藏环节,都需要保证每瓶酒的品控。

  “七分种植,三分酿造”,强调了葡萄酒行业竞争的基础是原料的竞争。无论酿造技术多么先进,葡萄原料等级的高低对葡萄酒品质与风格的影响都是决定性的。不过,在葡萄酒的产业链条上,一个消费者并不熟悉的环节还有可能将一瓶好酒直接变成一瓶劣酒,这就是中间的运输与储藏环节。

 

  源头与终端在葡萄酒,特别是进口葡萄酒的全产业链,源头的生产环节、终端的分销环节和消费者的个人储藏环节一般是可见的,相应的品控工作也更容易展开。

  以国外葡萄酒的酿造为例,“葡萄酒的酿造师往往都是葡萄原料的种植者,他们明白原料对于葡萄酒的重要性。”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葡萄酒研究中心主任段长青向记者表示,在葡萄基地的规划、种植和管理过程中,酿酒师会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选择适合栽种的酿酒葡萄品种。因此,其在酿造葡萄酒的过程中,也能够准确地把握葡萄的特点,将葡萄风格在葡萄酒中发挥到极致。

  相比于国外葡萄酒,国产葡萄酒行业种植、酿造和市场之间存在脱节。一方面葡萄种植方不了解酿造好的葡萄酒需要什么样的葡萄,另一方面,酿酒师又不熟悉不同地区的葡萄原料的个性。“两个环节的脱节就导致了产品品质的不理想和风格的不稳定。”段长青认为,虽然国产葡萄酒应具备较高水平的酿酒设备,但是原料仍是解不开的“魔咒”。


 

 

  当葡萄酒流转到零售的终端或者消费者的个人储藏,环境的变化以及摆放方式的不正确,都将影响葡萄酒的品质和价值。

  据了解,葡萄酒的零售终端一般不具备专业的储存条件。目前,商超对葡萄酒的陈列一般摆放不规范,有的置于强光下,有的则直接立着码放在一起。而按照国际惯例规定,葡萄酒应该保持5℃~20℃恒温,而且横向或者瓶口向上倾斜15°摆放,以保证同时兼顾浸润橡木塞和沉淀置底。

  鉴于这种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专业化的酒窖或者连锁店应运而生。相比于一般的流通渠道,这种专业机构一般采取“专业仓储+文化普及+体验式销售”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一方面能够保证葡萄酒的品质不受影响,另一方面还能为消费者提供专业的葡萄酒教育和体验。

 

  运输与储存

  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葡萄酒评论家罗伯特•帕克曾直言:“我毫不怀疑在美国出售的可观比例(10%~25%)的葡萄酒因为暴露在高温下而久之受损。”

  业内人士指出,相比于保存葡萄酒要注意湿度、震动、光线、摆放角度等因素,最容易对葡萄酒品质造成致命伤害的就是高温。

  据了解,海运中冷柜运输与普通运输价格相差6倍,而陆运中一天的加冷费用需要4000元,这均是造成一些经销商采用普通运输的原因。除了目前已被广泛应用的ETL集装箱隔热保温防护系统外,针对储存环境而附设的先进监控设施和先进仪器的大面积货仓场地也是必要条件之一。
 
   上述现象在高级品酒师田晓明看来本应该避免,“很多酒商很用心地在国外各地选酒,为选酒付出很多,但是他们对运输和储存环节没有意识。导致选的‘好酒’,运回来成了‘差酒’。”田晓明告诉记者,2012年他走访的数十家的酒商,经过品尝有一大部分的酒都有不同层次的老化现象,经过了解都是没有恒温储存造成的。

  为解决从源头到终端的全产业链的品控问题,商务部正在全国加快酒类流通溯源体系的建设。正式启动“国际酒类恒温仓储分拨基地”建设,分拨基地位于天津港保税区内,主体工程已完成,正在进行装修,该基地采用智能化建设,融合保税仓储、完税仓储、国际酒文化展示、配送、分拨、分销等功能为一体,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是首家符合国际酒类或食品恒温、恒湿、高智能化的专业仓库,是唯一的仓储、办公、展示、商务、商业多功能综合广场。

    天津港保税区内的“国际酒类恒温仓储分拨基地”楼高六层、采用智能化建设,恒温、恒湿、空气流通、自动货架、信息化库存管理,将保税仓储、完税仓储、国际酒文化展示、配送、分拨、分销等功能融为一体,打造成为国内首家国际酒类专业智能运营基地。确保海伟创新模式和国际酒类交易平台更好更快发展,确保国际酒庄的酒类产品安全、优质、创建品牌,确保全国直销中心营销网络提供快捷及时配送分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