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501
行业动态
正文

食品安全隐忧成酒类股“黑天鹅”频发诱因

2012年9月4日

  食品安全隐忧不仅让企业成为惊弓之鸟,同时也成为酿酒行业今年黑天鹅事件的最主要诱因,更成为资本市场的价格屠夫。

  古井贡在遭受“勾兑门”事件质疑后,虽紧急发布澄清公告,但股价仍连跌三天。昨日以35.8元收盘,创今年以来最低价。实际上除了白酒行业,红酒龙头张裕A和黄酒老大古越龙山近期也遭遇了相同危机。

  突爆“丑闻”引发股价暴跌

  据羊城晚报记者统计,上述酒类上市公司遭遇的黑天鹅事件都出现了惊人的巧合:先是突然爆出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报道,引发市场恐慌和消费者质疑,紧接着股价同步大跌,当上市公司以澄清公告稳定消费市场后,在资本市场已元气大伤。

  在古井贡勾兑门事件之前,6月15日香港消委会称黄酒龙头企业古越龙山部分产品检测出含有可能致癌物,经媒体报道后当天古越龙山股价大跌,最后通过企业、行业协会及专家紧急澄清:该致癌物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且远低于国家标准。而在8月10日,张裕A也突然被爆称检测出“农残”,虽事后证明张裕产品不仅符合国家标准,农药含量也远低于欧盟标准。但当日张裕几乎跌停,市值一日蒸发约27亿元。

  食品安全造成消费心理脆弱

  对此类事件,各上市公司都选择刊登澄清公告。张裕A反应最激烈,称此次不排除有机构做幕后推手,以“丑闻”来做空张裕。

  “这几起事件的共同特点是,媒体质疑成为事件主要推动因素,而事实上最后又不构成食品安全事件。”一位证券公司的食品分析师告诉记者,虽然有做空的影子,但暂未发现事件前后有大规模资金进出的明显证据。不过他指出,食品安全问题的行业大背景,造成消费者对整个行业没有太多信心,一旦出现利空消息很容易被钻空子。(记者程行欢、实习生 李穗敏)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