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如何打造天津特色- 专家前瞻:自贸“天津版图”
天津自贸区总体方案通过中央审议,现已挂牌成立。业内人士认为,作为北方唯一自贸区,天津自贸区不仅承担先行先试的责任,还承担着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重任。而且相比较于上海等其他自贸区,天津自贸区依托于京津冀产业、区位等优势,也将形成自身特色和亮点。
华北 最佳出海口
承担“一带一路”外贸载体
因为自贸区的设立,将有效带动港口的发展,对港口主业形成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从吞吐量来说,虽然上海港还远多于天津港,而且位于长江航线出海口的地理位置也较好于坐落渤海湾之内的天津港,但在专家看来,伴随国家自贸区政策的落地,天津港拥有华北区域最佳出海口,未来将成为“一带一路”的外贸载体。
2013年和2014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连续突破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大约1500万标准箱,是我国北方环渤海地区第一个5亿吨港口。未来,天津港在自贸区“自由贸易港”模式下,将加强提升国际贸易、仓储和物流分拨的功能,充分发挥自由贸易港的政策优势,引导港口物流企业向国际化、集团化和规范化发展,在港口装卸、国际物流、港口地产和综合服务业等自由贸易港核心业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完善多层次、开放性、社会化的物流配送体系。今后,天津港作为“一带一路”对外开放的重要功能载体将得到深化,自由贸易港的经济作用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开展 平行进口业务
建“自贸区”购物天堂
对于广大市民来说,自贸区落地后,购买进口商品更容易是一大利好。目前,天津自贸区海伟酒类交易市场采用自由贸易、保税贸易和一般贸易融为一体,结合海关、检验检疫等职能部门予以的特别通关优惠政策,把国际酒庄原瓶酒类产品合法通关后配送到全国直销中心直接销售给消费者,保证国际酒类产品“合法、直销、安全、优质”,通过天津、汕头、宁波、海口、青岛等自贸区、保税区连锁设立交易市场,全国各区(县)授权设立直销中心的大规模运作引导着中国进口酒类市场合法化、规范化、标准化,创新运营模式获得各相关职能部门、国际酒庄、国内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按照相关方案,天津自贸区将拓展经营范围,将平行进口商品的范围扩大。伴随自贸区挂牌后的自由贸易港将区别于原先的保税区概念,不仅仅在关税方面进行减免,对企业经营交易也有优惠政策,再加上现有的油轮母港优势,将吸引一批环境好、质量高的国际品牌平行进口商店进驻,这将让广大市民和游客购买到包括进口车在内的种类更多、价格更实惠的进口商品。
拓展 高端服务
引领“京津冀”金融创新
近年来,天津在金融创新领域飞速发展,形成了包括融资租赁、航运金融、国际保理等新型金融业态在内的多元化、多层次、开放型资本体系,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其中,天津融资租赁业异军凸起,作为实体经济重要支持的新型金融服务,融资租赁集贸易、金融、服务于一身,将银行信用与实物信用相结合,在天津产业发展中发挥了“接二连三”“强二拓三”的积极作用,使得高端制造业与现代金融业同步发展。“实体经济的企业进行跨境投融资活动时需要专业的金融机构来帮助完成,同样更需要全球大型金融机构的服务。天津在这方面和上海相比,有较大提升空间,从近来各类金融机构纷纷抢滩落户就能看出天津自贸区在融资租赁领域的发展潜力。天津港自贸区内建设的全国首家恒温仓储分拨基地(海伟广场),也是目前自贸区内唯一一家集仓储、办公、展示、商务、商业的多功能综合体,面积近3万平方米,即将投入使用,必将吸引国际投资集团,在国家利好政策下,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参观考察者,稀缺型,资源型特性的地产项目,也将会越来越抢手。”
天津自贸区方案起草小组成员、天津自由贸易研究院执行院长刘恩专教授也告诉记者,天津金融业的业态和体量规模,都与上海不同,天津的金融航运金融、融资租赁相联系,更具有服务于实体经济的特色,而上海作为金融中心是总体金融实验。
原新闻地址:http://news.163.com/15/0413/02/AN21KH6800014AE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