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501
行业动态
正文

进口红酒陷阱多 消费者购买需谨慎

2011年9月27日

  导报记者 陈余玉通讯员 金国鑫/文

  标签让人“望洋兴叹”

  “现在,酒庄里各种各样红酒都有。有些酒的商标都使用了英文、法文、意大利文……就是没有中文,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一无所知,也不知真假。”日前,温岭市的赵先生拿瓶标注外文的葡萄酒,请求温岭市松门工商分局帮助查询。经工商人员网上查看,标 注 的 “SEEWINKELWEINGUTEISWEIN”字样系奥利地文,即译为“奥地利施格兰酒庄冰酒”。

推荐阅读
郑州中陆化工城发生爆炸 现场一片浓烟(高清组图) 希腊和欧洲本周定生死
欧洲拟推2万亿欧元救助基金抗危机 成品油调价窗口10月或开启 周小川获评年度全球最佳央行行长 三一重工称梁稳根从政不弃控股权 宝马车主打伤路人引市民愤怒砸车 中国经济学家都在干什么?   当天,工商执法人员对该酒庄调查发现,库存的奥地利冰酒还有20瓶,瓶身只贴外文标签,生产厂家、产址、联系方式等都无法辨识。酒庄负责人称这批葡萄酒是原装进口的,却无法说明进货渠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进口产品须在包装上标识中文,注明产名、产址、生产日期及保质期等。执法人员当场对这批葡萄酒予以查扣。

  红酒市场鱼龙混杂

  进口红酒市场的混乱,主要体现在渠道、价格和品质。

  “红酒业经营门槛低,一些人不了解该行业,使进酒渠道不能保证,也不能保证红酒品质。”松门工商分局消保委一工作人员表示,由于进口葡萄酒一般采用“原桶进口,勾兑分装”贴牌模式,使一些代理商在分装过程中通过勾兑、稀释,以获取更多的利润,甚至还通过添加剂掩盖低质进口葡萄酒,导致进口葡萄酒品质良莠不齐。

  另外,在进口红酒的价格上,该行业还没有一个统一标杆,使许多代理商打着“原装进口”旗号随意要价,加上消费者对红酒相关知识了解甚少,一掷千金买个“不明不白”。

  面对琳琅满目的葡萄酒,没有中文标识让人“雾里看花”。温岭松门消保委提醒广大消费者,购买进口葡萄酒应多长个“心眼”。要到正规、有信誉保障的商场去购买,多学些葡萄酒品鉴常识,防止被不良商家“忽悠”;原装进口的有原产地及灌装时间,反之则没有;看酒标及检验检疫中文标识,所有进口食品都有加中文背标,酒瓶软木塞上文字与酒瓶标签上文字是一样的,如没有,可能是国内分装或走私进口。

  另外,鉴别红酒产地有个非常简便的方法,就是查看瓶标上条形码,条形码上可看出产品生产国、厂家、商品名称等信息。如国内分装产品条形码是69开头,法国原装进口是3开头,00与09则代表美国或加拿大的进口。

  来源:和讯网